长光风雨六十年
光电研发中心董丽
在长春读了四年的大学,也听老师同学说长光所光学好,是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。2010年十月份保研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这里面试,面试时唯一的感觉就是这里好安静啊,确实是一个适合搞科研的地方,也许习惯了大学附近的繁华,这里的安静反而让人感觉好害怕啊,但做出了选择就没有逃避的道理,所以我来了。在这一年的生活与学习中,我开始真正的接触这个被我们在光棍节戏谑为“长光”的地方。在这一年里,从耳闻到熟悉,渐渐的发现自己没有理由不喜欢上这个地方,因为这里到处散发着一种精神——一种“长光人”身上特有的精神——厚德、博学、奉献、创新。
六十年前,饱经沧桑的祖国大地满目疮痍,正是百废待兴之际,一名年轻的小伙子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,受命于危难,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。正是他——王大珩先生给中国光学事业带来了曙光。在他等老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,研制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、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、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,创造了十几项“中国第一”。
九十年代,由于国家对所经济政策的改革,曾经辉煌的长春光机所“船大难掉头”,未能很好地在外部环境改变时作出反应,走入一段低谷,特别是到了1994年领导班子换届时,光机工厂在经济上已经相当紧张,甚至于不能正常发放工资。当时刚上任的曹健林所长对职工们说:“给我们一年时间,补不足工资,过年大家就到我家里去吃年夜饭。”就在这种危急时刻,一项大胆新颖的发展策略——建设现代化产、研、贸联合的长光集团被正式提出,这一战略性调整带给我们长足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,谁能说这不是一次伟大的变革?不是一个成功的进步?
自2000年以来新一代“长光人”继往开来,取得了以“神舟五号”、“神舟六号”、“风云三号”有效载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;使长春光机所成为我国高级航天光学遥感器、机载光电平台及大型光测装备的主要研制、生产基地。神州八号与嫦娥一号的太空深情一吻为我所在航天事业中再添奇葩。
是啊,六十年艰辛雕琢成画,六十年光辉浓缩成诗。正是这风雨六十年把这片土地孕育成了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;也正是这六十年的艰辛创业和浴血奋战给“长光人”注入了灵魂;博学、笃志、厚德、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“长光人”的精神传承。它引领“长光人”乘风破浪,走过发展历程中的波峰浪谷。
作为“长光人”我倍感自豪,但是责任更重。老一辈“长光人”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,我们将怎样去利用这片沃土让自己成才成器,这是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。虽然每每念及这些骄人的成就,我都会心潮澎湃,仿佛曾经的辉煌从身边一一流过,但是我更清楚,我们只是被前人光辉照耀的一名研究生而已,属于我们的成功需要我们自己用汗水去灌溉。
今天我以长光为荣,明天长光将以我为傲!
谢谢大家